王玉荣是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大苏吉村大苏吉小学老师。2012年,王玉荣主动放弃了条件优越的教学环境,毅然陪同丈夫来到村级小学支教,为了一句“照顾好需要帮助的孩子们”的承诺,她付出了10年的心血。
达茂旗大苏吉小学是包头市唯一的一所乡村小学。2012年,王玉荣的丈夫张煊被任命为大苏吉小学的校长,在这所贫穷偏远的乡村小学,夫妻俩面临着校舍破烂、教师短缺、生活条件差、留守儿童多等种种问题。王玉荣当时是达茂旗百灵庙第二小学的骨干名师,当她看到丈夫张煊因为学校的种种问题而焦头烂额时,她暗下决心,一定要帮助丈夫把学校办好。
于是,他们多方呼吁积极奔走,成功获得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支持,于2014年建起教学楼,2015年建起宿舍楼,学校的教学和住宿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许多社会爱心人士为孩子们送去众多物资,包括生活用品、学习物品等。为解决孩子们的饮水问题,夫妻俩主动对接自治区妇联和包头市妇联,为学校购置了一台价格五万多元的净水机,让全校师生都喝上了“安全水”。
【资料图】
王玉荣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“教学无小事,育人更精心”。为此,她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教学方法,时刻关注新的教学理论,结合本校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,因材施教,应用到一线教学中,并通过教学观摩,相互听课交流,组织青年教师培训等,开展传帮带,提升教师教学水平,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、学会道理。
大苏吉小学的孩子们,有近75%是留守儿童。为了孩子健康成长,王玉荣在工作期间,经常邀请心理健康专家来为孩子们做心理疏导。于是,在这些留守孩子的口中就有了一个亲切的称呼“老师妈妈”。
时间回溯到1985年,张煊的父亲张德仁担任了大苏吉小学校长。受到他对教育事业热爱的影响,24年后,张煊携妻子王玉荣再次回到大苏吉小学。未曾想,为乡村教育拼尽全力的张煊积劳成疾,于2022年4月病逝。正当人们担心王玉荣是否会选择离开这个伤心地时,看到的却是失去挚爱的她日复一日的默默耕耘,以校为家,撑起知识的火炬。坚定履行着她曾经许下的承诺——“照顾好需要帮助的孩子们”。
记者:苏 宁、包头台王晓蕾
编辑:佳 妮
审核:赵 婧
监制:侯爱文
声明:奔腾融媒原创稿件
转载请注明来源于《内蒙古新闻广播》官方微信
关键词:










山东河口区:建设高标准农田助推农业发展“走廊”见雏形
东营港经济开发区:养老金提前发放惠及570余人
湖北黄黄高速铁路进入联调联试阶段
“97后”随车机械师:动车组的“隐形”守护者
黑龙江今年粮食播种面积超2.18亿亩 新增千万亩大豆



